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压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只TBI大鼠分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组)、干细胞移植+高压氧治疗组(联合组),每组20只.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接受治疗;干细胞组于造模成功24h后进行干细胞移植;高压氧组于造模成功24h后接受高压氧治疗;联合组于造模成功24h后先进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完成1h后......
作者:彭慧平;白志峰;王如蜜;卢晓欣 刊期: 2017- 08
-
1.0mT低频交变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1.0mT低频交变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用1.0mT正弦波电磁场进行实验,电磁场频率分别设置为10Hz,30Hz,50Hz和70Hz.不同频率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天均接受8h暴磁处理,培养时间为2周.分别在不同时间点使用Live/Dead试剂盒检测不同频率电磁场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DNA定量方法评价细胞增殖水平;使用VonKossa染色方......
作者:汤翔宇;付涛;刘阳;刘朝旭 刊期: 2017- 08
-
电针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JAK2、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脑低灌注(CCH)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JAK2、STAT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30只,手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CCH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周组、电针4周组3个亚组,各亚组均为10只.电针4周组采用2/100Hz疏密波电针连续干预4周,电针1周组仅在评定前后1周采用电针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
作者:韩德雄;刘喆;张莺;刘婧 刊期: 2017- 08
-
臭氧注射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5%[1],随着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KOA患者数量将逐年递增.KOA病变主要侵及骨关节及其附属韧带、肌肉等全关节结构[2];因其病理机制复杂,临床多采取综合治疗.本研究联合采用臭氧注射及肌力训练治疗KOA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爱华;刘磊;张英杰;唐树杰 刊期: 2017- 08
-
团队游戏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情绪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难免会出现衰退现象,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患者往往具有明显的记忆障碍或其他轻度认知功能受损表现,但对其日常生活未产生明显影响[1-2].相关报道证实[3-4],MCI是一种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不稳定中间状态,其病情可好转、也可发展为完全性痴呆,对MCI患者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可改善或延缓其认知功能减退,尽量避免其发展为......
作者:乔亚珺 刊期: 2017- 08
-
视觉参与运动控制形成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视觉系统在所有感觉系统中占重要地位,80%以上外界信息感知均是由视觉系统完成[1].视觉系统将可见光信息构建成机体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使生物体具有视知觉功能.视觉作为人类重要的知觉功能,在运动形成及控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此本文针对视觉与运动控制形成和重建的关系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视觉系统训练的国际研究动态进行探讨,以期找寻康复训练中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新思路.......
作者:郭佳宝;陈炳霖;朱毅 刊期: 2017- 08
-
康复机器人的分类探讨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帮助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生活辅助及功能治疗的设备,是康复医学和机器人技术的完美结合[1].在功能治疗方面,康复机器人将运动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和机器人进行融合,提高临床康复效果[2].此外,随着机电交互、智能控制及人机交互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康复治疗机器人集成了更完善的功能,包括康复评估系统和治疗反馈系统,患者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完成多关节或单关节康复训练,可以更好促进运动功能改善[......
作者:张飞;喻洪流;王露露;孟巧玲;李素姣;倪伟 刊期: 2017- 08
-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症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及CochraneLibrary,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和资料中关于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提取数据、质量......
作者:徐丹;陶陶;张继荣;凌会敏 刊期: 2017- 08
动态资讯
- 1 肌内效贴布对腰肌劳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牵拉技术在口咽期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3 腕手矫形器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
- 4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早期康复
- 5 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后脱髓鞘病变及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表达变化
- 6 日本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调配
- 7 超短波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 8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评估婴儿臂丛神经损伤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9 不同强度运动对海洛因成瘾大鼠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 10 健康人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初探
- 11 外刊文献题录
- 12 儿童Little氏区鼻出血的三种物理治疗方法比较
- 13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抬高方式对下肢静脉流速的影响
- 14 康复训练重症帕金森病1例
- 15 高频热疗联合药物灌注化疗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 16 腰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 17 整体精准康复新技术-姿势解密技术简介
- 18 IL-1β、MMP-1在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中的表达
- 19 中频电治疗腰腿痛患者62例
- 20 周期性张应力联合淫羊藿苷促进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