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运动训练对大鼠新生期惊厥所致认知损害和海马CaMK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期大鼠单次长程或反复惊厥对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后致密物质caMKⅡ表达的影响及运动训练的干预作用.方法生后6d的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单次长程惊厥组(SS组)、反复惊厥组(RS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3组大鼠分别于生后27~31d、58~61d、80~82d进行3次Morris水迷宫实验.期间于生后51~56d对SS组和RS组进行踏转轮训练.后制作脑组织切片观察CaMKⅡ在海马中......

    作者:倪宏;姜玉武;楼江燕;王浙东;吴希如 刊期: 2007- 12

  • 不同时间氦-氖激光照射对兔跟腱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氦-氖(He-Ne)激光照射对跟腱损伤兔的组织形态以及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He-Ne激光照射促进跟腱愈合的佳时间.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雄兔,兔龄10~12周,分为对照组5只和激光照射组15只.对照组跟腱切断缝合手术后不进行激光照射;激光照射组于术后第1天即用低功率He-Ne激光(波长为632.8nm、功率为18.9mW)经皮损伤部位行光斑扩束照射,每日照射1次,共照射......

    作者:李莉;孙俊英;徐岚;吴士良 刊期: 2007- 12

  • 次声对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生长抑素及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次声作用对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生长抑素(SS)及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Hz-90dB组、8Hz-130dB组及16Hz-130dB组,每组35只.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按设计要求分别暴露于相应频率和强度的次声环境中,每天2h;对照组大鼠于同一时间内亦置人次声舱中,每天2h,但未给予次声作用.各组分别于次声作用后第1,7,14,21......

    作者:郭晓燕;王进海;董蕾;陈景藻 刊期: 2007- 12

  • 亚低温处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谷氨酸载体EAAC1mRNA表达和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谷氨酸载体兴奋性氨基酸载体(EAAC)1mRNA表达和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30min,再灌注损伤90min,用原位杂交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的谷氨酸载体EAAC1mRNA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的EAAC1mRNA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

    作者:吴国祥;李承晏;刘春英;邹小丽;夏军 刊期: 2007- 12

  • 旋磁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症,临床上较常见,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或痉挛,通常发生于一侧面部,以眼、口角部位多见[1],患者由于面部肌肉不停抽搐,给其生理、心理方面带来巨大压力.目前临床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均不够理想,本研究采用旋磁场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红;赖丽娜;于亚东 刊期: 2007- 12

  • 削平手术并冷冻术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我们自1998年至2006年采用削平手术并冷冻术治疗瘢痕疙瘩患者共57例,并对其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珍;吴磊 刊期: 2007- 12

  • 热疗法与超短波治疗慢性静脉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静脉炎是静脉血管系统的一种炎性病变,可由静脉损伤、高血黏度、静脉输液或感染等因素引起[1],而常规药物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不明显,病情易反复,故临床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傅照华;曹蕾;郑桂杰 刊期: 2007- 12

  • 微波辅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因咀嚼肌平衡失调、颞下颌关节组成结构之间关系异常而引起关节运动异常、疼痛、弹响的综合症状,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TMD病因复杂,治疗方法繁多,但效果并不太理想.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采用微波辅助治疗TMD,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泳;吴冲;阳冬青;邱睿;洪桂榕 刊期: 2007- 12

  • 肉毒毒素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致残疾患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卫生保健体系的逐渐完善,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疾患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尽管在过去二十年中围产期医学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脑瘫发病率没有明显降低,仍保持在1.5‰~4.0%左右.在残疾儿童中,脑瘫致残的比例依旧很高.......

    作者:刘建军;纪树荣 刊期: 2007- 12

  • 运动疗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作用

    运动是生命的标志,不仅表现为物体的物理性位移,而且也表现为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它是人类常见的生理性刺激,对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调节DNA转录、蛋白质的翻译及酶和激素诱导因子的形成,使机体终适应运动的需要,调整和重塑组织功能[1].......

    作者:张峰;吴毅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