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多克隆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抗体对肉毒毒素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克隆神经细胞粘附分子抗体(P-NCAM-Ab)对A型肉毒毒素(BTX-A)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BTX-A组、P-NCAM-Ab组,每组30只.给予BTX-A组和P-NCAM-Ab组大鼠右侧腓肠肌BTX-A0.5U(100μl)注射,正常对照组大鼠则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3天时在P-NCAM-Ab组大鼠右侧腓肠肌同一位点注射P......
作者:郭艳;靳令经;刘务朝;郑玉果;管强;潘丽珍;聂志余 刊期: 2013- 11
-
高压氧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干预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高压空气组、常压氧组、高压氧组及模型组.将上述各组大鼠制成MCAO模型大鼠,模型组大鼠于制模后未给予任何特殊处理,高压空气组、常压氧组、高压氧组于制模2h后分别给予高压空气、常压氧及高压氧干预,每天治疗1次.分别于制模后2d、3d、7d及14d时采......
作者:侯丽敏;种玉飞;陈红;曾非;尤春景 刊期: 2013- 11
-
局部封闭配合护具在跖腱膜炎型跟痛症中的临床应用
跟痛症是一组由劳损和退变导致的多种慢性疾患引起的足跟部急、慢性疼痛的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行走时足跟部出现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1].本研究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对35例跖腱膜炎型跟痛症患者给予局部封闭配合护具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正兵;杨述华;段德宇;王洪;吴星火;梁琳琳;方为志 刊期: 2013- 11
-
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身体直立平衡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国内称之为倾斜综合征(pushersyndrome),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躯体(在所有体位下)强力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校正其姿势的尝试,导致患者不能维持正常坐位及立位,严重影响其康复进程.本研究拟探讨针对倾斜综合征的干预方法,并观察倾斜综合征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转归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能力的影响......
作者:毕研贞;王桂芬;郑志雄;岳增昌 刊期: 2013- 11
-
高压氧治疗对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后患者放射性神经损伤的预防作用
放射治疗是颅内转移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非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脑转移瘤患者均可以通过放射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新放疗技术,可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存期.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开展的逐渐广泛,所给予的放射剂量逐渐提高,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较常规放疗亦有所增加[1].......
作者:李璟;孟君;姜炜 刊期: 2013- 11
-
以ICF为框架解析脑瘫儿童作业疗法新进展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发育性神经系统残疾,临床表现为永久性运动和姿势异常,引起活动受限,常伴随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癫痫以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1].脑瘫患儿上肢常常受累,表现为主动使用频率下降、活动和参与受限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能力降低[2].作业疗法作为脑瘫患儿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活动增强患儿从......
作者:李倩;侯梅;解清云 刊期: 2013- 11
-
持续性植物状态及其高压氧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医学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救治体系逐渐趋于完善,急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急重症患者常常出现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其是由Jennett[1]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不同于昏迷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特征是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不能执行命令,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但下丘脑及脑于的功能基本保留.近年来,如何促进PVS患者......
作者:李红玲;赵龙 刊期: 2013- 11
-
下背痛的中枢可塑性调控研究进展
下背痛(lowbackpain,LBP)是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状群或症状综合征,LBP的病因复杂,临床就诊率高,其中非特异性LBP约占总数的85%,涵盖了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据统计,成年人中约90%曾有过LBP的经历,50%经历复发性背痛,10%发展成慢性下背痛,并导致相应的残疾[1].多数非特异性LBP患者表现为脊柱稳定性和姿势控制能力的下降[2];在需要预先姿势......
作者:郄淑燕;潘钰 刊期: 2013- 11
-
脑干出血后幻多肢症一例
幻肢症(phantomlimb,PL)是指截肢患者出现鲜明的幻觉,感觉被截去的肢体仍然存在的现象[1].神经系统病变而非截肢后出现的幻肢则称为幻多肢症(supernumeraryphantomlimb,SPL),是指患者关于肢体姿态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不能转换成瘫痪肢体的真实姿态[2-3].脑损伤后出现的幻多肢症很少被提及[4],在近70年中,国外有20余例脑卒中后幻多肢症的报道[5],国内仅有2......
作者:孟萍萍;张树超;李林;王强;柏广涛 刊期: 2013- 11
动态资讯
- 1 毫米波促进周围神经损伤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 2 综合康复治疗创伤后多关节僵硬
- 3 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评估及影响因素
- 4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中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变化
- 5 兔颞骨内面神经缺损人工室修复的功能性研究
- 6 磁场生物学效应在神经精神科领域中的作用
- 7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简介及临床研究进展
- 8 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9 大鼠制动后肢股骨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生长抑素水平的改变
- 10 呼吸道组织振荡技术对气道滞留物清除的影响
- 11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12 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梗死侧皮质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 不同频率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 迷迭香复合精油吸嗅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
- 15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36例的疗效观察
- 16 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头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17 康复训练联合氟西汀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 18 深切怀念朱霖青教授
- 19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 20 氦氧混合气体治疗呼吸衰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