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年第2期文章
  • 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目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以及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80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每组36只,再按取材时间点分为治疗1周、2周、4周后共3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新西兰家兔.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均采用钳夹法造成......

    作者:王艳;郭子楠;董传菲;朱路文;刘波;陈慧杰;赵彬;裴飞;陈程程 刊期: 2019- 02

  • 腕手矫形器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原因之一.据统计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和手功能障碍[1-2].脑卒中患者由于大脑皮质损伤,很难保持正常姿势,手功能障碍患者常伴随有关节变形、肿胀等各种并发症[3].近年来,腕手矫形器逐渐被应用到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矫形器是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关键.有研究报道,早期使用矫形器有利于运动疗......

    作者:李辉;史岩;傅建明;劳方金;顾旭东;何雯雯;林在龙 刊期: 2019- 02

  • 心理疏导联合松静诱导训练对截瘫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焦虑情绪属于人类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如果焦虑情绪长期积累及反应过度敏感或激烈,就可能发展为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往往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并且还常伴有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现象,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1-2].李妍等[3]在报道中指出,焦虑情绪受制于机体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均衡调节,其发病多与受到挫折打击或因不满情绪等致使精神不良有关,而且焦虑症在外界刺激等因......

    作者:常秀芹;陈秀梅 刊期: 2019- 02

  • 失智老人居家环境改造与辅具应用研究

    适宜的居家环境对失智老人的照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居家环境进行改造有利于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照护人员的负担.改造的手段包含改变生活方式、物理环境、建筑环境、室内设计以及使用辅具产品.本文总结了失智老人居家环境改造的原则与可实施的改造方案,包括提供熟悉而稳定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与氛围,给予适当刺激;保证安全且无障碍的环境;增强环境线索,提供生活提示;创设促进沟通与社会参与的环境;设置便于照......

    作者:魏晨婧;赵强 刊期: 2019- 02

  • 脑卒中后继发性脊髓病变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不仅源于脑部中枢损伤,也源于脊髓中枢继发性病理改变,减轻脑卒中后继发性脊髓病变有望成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有利靶点.本文对脑卒中后脊髓病理改变以及相关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鲁银山;张秀娟;张松;郭铁成 刊期: 2019- 02

  • 康复治疗新技术对脑卒中后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打击,而且后期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干细胞技术被证明可能通过细胞替代、促进血管再生以及抗炎调控等机制改变脑可塑性.此外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常见的经颅磁刺激以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可能通过调控皮质兴奋/抑制平衡,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强化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调控卒中模型的脑可塑性.另外通过神经移植手术建......

    作者:徐高静;吴毅 刊期: 2019- 02

  • 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检测及脑刺激新技术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脑卒中患者的症状主要以多种功能障碍为主.目前,脑卒中功能评定大都是针对功能障碍外在表现较为主观的量表评定,脑功能的检测仍需要继续探索,形成和主观量表并行的两组康复检测方法.脑刺激技术丰富了临床康复治疗方案,配合传统康复训练可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吴毅 刊期: 201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