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大鼠成模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BAEP作为PD早期诊断、病情评定的客观指标的价值.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记录PD大鼠制模前、成模后1,2周的BAEP、相应旋转周数及假手术组大鼠的BAEP.结果PD大鼠存成模后1周BAEP出现异常,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潜伏期延长.成模后2周,右耳Ⅱ、Ⅳ、Ⅴ波潜伏期及Ⅲ.V、I-Ⅴ波间......

    作者:王铭维;顾平;赵慧新;李艳敏;郭记宏;孙丽君;孙海民 刊期: 2009- 01

  • 聚焦超声对艾氏腹水瘤细胞膜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频率为2.2MHz的聚焦超声对艾氏腹水瘤(EAC)细胞膜的损伤作用.方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强度聚焦超声辐射下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辐射后大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钠标记的右旋糖酐(FD500)进入细胞内的量;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检测不同辐射后细胞悬液中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到EAC细胞膜表面具有声孔现象;聚焦超声辐......

    作者:郝巧;王筱冰;仝万艳;李晨笛;刘全宏 刊期: 2009- 01

  • 头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干预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常温(37~38℃)脑缺血组(8只)和哑低温(33~34℃)脑缺血组(32只),后者又根据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细分为4个亚组(n=8).将常温脑缺血组和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制成全脑缺血20min、再灌注240min模型.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于脑缺血20min时给予亚低温治疗,4个亚组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分别为3......

    作者:张洪;周敏;章军建;梅元武;孙圣刚;童萼塘 刊期: 2009- 01

  • 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PSA-NCAM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实验大鼠海马区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SA.NCAM)经次声作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次声作用组和对照组,将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16Hz,130dB次声环境中,2h/d;对照组大鼠于相同时间置于次声压力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干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次声作用后第1、7、14及21天)及次声结束后即日、第7天和第14天时大鼠海马区PSA-......

    作者:唐晨;李玲;袁华;陈景藻 刊期: 2009- 01

  • 神经功能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由于神经功能的缺损,很多脑卒中患者都存在吞咽功能的障碍.据报道,急性脑卒中患者中30%~50%有吞咽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生活质量,并易引起吸人性肺炎、窒息、慢性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我们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云海;顾旭东;李岩;金敏敏;杨美霞;时美芳 刊期: 2009- 01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对比

    宫颈癌是我国发生率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广泛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早期(Ⅰ~Ⅱ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不可避免地损伤膀胱侧窝交感神经纤维、主韧带及部分输尿管外神经纤维、骶韧带浅层及深层的盆腔丛神经及盆丛根部[1],神经损伤后影响膀胱收缩,括约肌松弛而引起膀胱麻痹导致尿潴留;加上麻醉药物的作用,可使支配膀胱逼尿肌的神经通道受阻,导致逼尿肌麻痹.......

    作者:黄丽娟;林子玲;陈广华 刊期: 2009- 01

  • 物理因子综合治疗产后会阴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产后会阴坠胀疼痛、侧切口肿胀与硬结等并发症使产妇较为痛苦.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微波、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综合治疗[2]以会阴肿痛为主的并发症,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岚萍;马里;王国华;杨晓东 刊期: 2009- 01

  • 药物灸与运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临床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症状迅速发展至颈部的一种类型.本病多发于25岁左右的女性,能引起严重的屈颈畸形而使正常生活受限.并可影响步行及日常生活起居,以至不得不行手术矫正.我们选择1998年3月至2006年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患者93例,分别采用药物灸和/或运动疗法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董新春;杨纯生;贾杰;张铁汉;孙凤霞 刊期: 2009- 01

  • 干扰电、氦-氖激光和磁疗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骨折延迟愈合是较为棘手的骨科疾病.我们从2001年至2006年采用干扰电、氦-氖激光和磁疗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患者52例,并与同期接受药物治疗的52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丹壁;闫金玉 刊期: 2009- 01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折愈合的作用

    骨折是骨科常见疾患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近620万病例[1].骨折发生后,骨连续性或完整性被破坏,导致骨机械力传导效应丧失.骨折愈合、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机体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矿化改变以及空间结构变化等多方面.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其终目的都是尽可能保留骨骼力学性能,从而尽快促进机体骨骼各项生理功能恢复.......

    作者:倪国新;姚志鹏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