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雷帕霉素与低频电磁场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与低频电磁场联合运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15只,采用体外分离法培养大鼠BMSCs,传代3次后接种至细胞培养板中,将其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电磁场刺激组和联合应用组.对照组应用达尔伯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雷帕霉素组在DMEM中加入浓度为5nM的雷帕霉素;电磁场刺激组则在DMEM基础上给予频率为15Hz、强度为1mT......
作者:易智谦;宋明宇;虞冀哲;刘阳;韦盛;杨勇;李峰;吴华 刊期: 2013- 05
-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Foxg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脐血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GZ)Foxg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培养,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培养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将7日龄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NSCs组,HIBD组和NSCs组分离并永久性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左......
作者:尚凤伟;王军;侯艳艳;朱登纳;范亚珍;王俊辉;张贞焕 刊期: 2013- 05
-
强化躯干肌联合上下阶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主要致死、致残性疾病,幸存者中约有50%~80%患者遗留有多种功能障碍[1],通常感觉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并存[2],患者下肢肌无力、姿势控制障碍及本体感觉障碍直接导致其动态负重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其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我科联合采用强化躯干肌配合上下阶梯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发现康复疗效显著,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辉;李岩;顾旭东;陈迎春;陈小军;付雄伟;傅建明 刊期: 2013- 05
-
综合康复早期干预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影响
臂丛神经损伤在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为常见,多为单侧发病,表现为活动障碍,上肢无力,肌肉呈进行性萎缩等症状.目前,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早期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我科采用综合康复早期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非手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标准[1],且签署知情......
作者:王加利;蔺学燕;赵先伟;谷增泉;王石磊 刊期: 2013- 05
-
药物湿敷联合窄谱红光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的疗效观察
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是指烧伤残余创面或新愈合创面在治疗中晚期继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湿疹样皮炎,属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特殊类型,好发于创面周围或新愈合皮肤表面,临床表现为密集的小丘疹或皮疹,糜烂和渗出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常常瘙痒难忍,若处理不当或并发感染,远隔部位可出现类似症状[1].湿疹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对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应用糖皮质激素,但......
作者:李莉;赵宇辉;刘军;王阳;邢凤梅 刊期: 2013- 05
-
甲氧氯普胺联合物理因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膈肌痉挛又称呃逆(hiccups),是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发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伴有短促、响亮的特殊声音.持续痉挛超过48h未停止者称为顽固性膈肌痉挛或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hiccups,IH).及早有效地终止呃逆,对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IH的报道较多[1-2],但多数均采用单一物理因子治疗,有关总体......
作者:郑静;张晓燕;魏霞;徐斐斐 刊期: 2013- 05
-
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趋于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且绝大多数患者不具备手术指征,需保守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较多,但均存在疗效欠佳或持续性不长等缺点.我科采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志刚;杨世忠;谢国水;邱建强;姚明 刊期: 2013- 05
-
细胞疗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堵塞,导致脑血管功能障碍并引发相关临床症状.ICV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之一,常导致机体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目前临床针对ICVD患者多常规采用溶栓、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神经等传统治疗,但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或死亡、促进神经损失区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有待提高,如何更有效治疗ICVD患者仍是困......
作者:黄怀;张旭;沈丹彤 刊期: 2013- 05
-
癫痫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及神经元网络功能障碍引起突然发作症状的疾病,主要特征为神经元异常放电、短暂性脑功能失常[1].合理使用至少2种一线抗癫痫药物,监测血液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足够时间的疗程(通常需要至少2年以上正规治疗),仍不能满意控制癫痫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2-3].据文献报道,约1/3癫痫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4].癫痫手术治疗是有效地控制药物难治性癫痫发作的一种......
作者:黄琴蓉;肖农 刊期: 2013- 05
-
胃癌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抑郁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胃癌患者76例,根据其健康问卷(PHQ-9)评分将其分为有抑郁组(34例)及无抑郁组(42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均与胃癌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8例纳入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对各组对象检测数据进......
作者:朱利楠;陈帅;樊青霞;曹素霞;李恒芬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集体运动训练治疗大学生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 2 雷帕霉素与低频电磁场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效应的影响
- 3 镓铝砷激光照射颈动脉区对缺血性脑病患者TCD 、BEAM、血流变的影响
- 4 全身振动刺激在脑性瘫痪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 5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新刊出版声明
- 6 电针对V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PKC mRNA、mGluRs和AMPAR表达的影响
- 7 超短波早期治疗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变化的影响
- 8 2010年中美肉毒毒素理论和注射技巧研讨会在上海及北京召开
- 9 胞二磷胆碱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大鼠半暗带区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 10 镓铝砷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牙本质过敏症58例
- 11 单克隆抗体MG7和MGd1在卵巢肿瘤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 12 高压氧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大鼠的疗效观察
- 13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miR-9表达的影响
- 14 大力量间歇牵引与小力量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 15 高压氧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脑栓塞1例
- 16 耐力训练加定时定量饮水对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观察
- 17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额叶免疫炎性反应的调节作用
- 18 针灸为主治疗创伤性面瘫15例
- 19 红外线佐治新生儿尿布皮炎25例疗效观察
- 20 微波辐射对几种常见表皮癣菌杀灭或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