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年第2期文章
  • 局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局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区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EMAPⅡ前蛋白(proEMAPⅡ)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局部亚低温干预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共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及亚低温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将常温组及亚低温组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亚低温组于再灌注后立即给予亚低温干预(持续治疗6h)......

    作者:施倩;段淑荣;孙瑞红 刊期: 2014- 02

  • 负重游泳运动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观察负重游泳运动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负重游泳运动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采用木瓜酶注射法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在空白组和模型组中各抽取10只大鼠进行以下测定:①肉眼及光镜下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形态及病理学改变并评分;②免疫组化法观察大......

    作者:袁望舒;陈丽霞;刘淑芬 刊期: 2014- 02

  • 微波消融联合树突状细胞瘤苗免疫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联合树突状细胞(DC)瘤苗免疫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微波消融组、DC瘤苗免疫组及联合治疗组.将上述小鼠制成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微波消融组于荷瘤14d时给予微波消融治疗,DC瘤苗免疫组于荷瘤7d时给予DC瘤苗免疫,联合治疗组分别于上述时间点给予DC瘤苗免疫及微波消融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存活、肿瘤生长及肺转移情况;......

    作者:周涯;任社华;李永菊;张明;周洪练 刊期: 2014- 02

  • 稳定型咬合板与超短波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一组以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杂音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目前临床针对TMD患者多以物理因子治疗为主,近年来采用咬合板治疗TMD也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分别采用稳定型咬合板、超短波联合超声药物(扶他林)导入治疗TMD患者,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丽;尤爱民;池爱群 刊期: 2014- 02

  • 屈指肌腱Ⅱ区粘连松解术后的康复治疗三例

    屈指肌腱Ⅱ区,起自远侧掌横纹即指纤维鞘管起始处,至中节指骨中远处(或指浅屈肌腱抵止处);此段肌腱位于鞘管内;指浅、深屈肌腱互相交叉换位[1].由于此段肌腱损伤后,肌腱粘连概率大且较为严重,手术治疗后肌腱活动功能常不理想.Ⅱ区受损肌腱修复后常引起肌腱粘连而严重影响手功能,故多需行二期肌腱松解术.但肌腱松解术后常因在肌腱与其周围组织的相对面上留下粗糙的创面而极易发生再次粘连,此粘连甚至比松解术前更为广......

    作者:张亚楠;李淑媛;王增涛;孙文海;刘志波 刊期: 2014- 02

  • 活动分析法训练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在我国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以偏瘫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1].我科联合采用活动分析法训练及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CIMT)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颖;洪波;李树民;尚秀娟;卢小青;李卫 刊期: 2014- 02

  • 不同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对比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伴有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各种躯体不适,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其病情波动通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1].尽管药物治疗神经衰弱具有一定疗效,但随着耐药性出现,其远期效果不尽如人意,故如何改善神经衰弱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我科于2009年至2011年期间分别采用音乐电疗、高压低频电疗......

    作者:王遂山;董淑兰 刊期: 2014- 02

  • 黄芪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骨骼肌含量及肌力的影响

    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常伴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患肢由于缺乏运动常导致肢体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而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无疑会进一步减弱偏瘫侧肢体各项生理机能,对患者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能力均造成不利影响,故如何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偏瘫侧肌肉......

    作者:陆琦 刊期: 2014- 02

  • 高压氧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目前已成为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单纯HBO治疗对创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不够全面,建议HBO与其他治疗措施联用,以进一步提高疗效[2].有大量文献报道,低频电刺激能够改善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整体功能恢复,并且还具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点[3].本研究联合采用HBO......

    作者: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房卫红;韩丹 刊期: 2014- 02

  • 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大脑刺激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单等优点[1].由于客观因素或个体差异,受试者在接受rTMS后,其神经电生理及行为学的改变不尽相同[2-3].在其影响因素中,较为重要的客观因素是rTMS的治疗参数,除此之外,不同刺激干预措施及受试者......

    作者:殷稚飞;詹玉明;戴文骏;李勇强;沈滢 刊期: 201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