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膝关节滑膜炎多是膝关节病变的早期表现,以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其早期有效的治疗对减缓病变发展、降低致残率及改善关节功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维亮;侯延丽;郝龙 刊期: 2009- 05
-
维生素C直流电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本院理疗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应用直流电导入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黄褐斑患者76例,均为女性,年龄23~45岁,病程1个月~5年;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1]确诊.将患者分为直流电组和中频电组,每组3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翟学英;王新梅;张铭玉 刊期: 2009- 05
-
高压氧结合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可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进而出现关节畸形及关节功能丧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多数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对本病认识不够,存在滥用激素的情况,从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我科自2004年以来,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结合锝......
作者:罗文丰;周京国;罗雄燕;祁军 刊期: 2009- 05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人数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25%~60%[1],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早期诊断、治疗PSD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PSD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9- 05
-
深呼吸体操锻炼对提高老年人群肺功能的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数量不断增大.大量研究发现,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其肺功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故如何提高老年人群肺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及临床意义[1].......
作者:宋清华 刊期: 2009- 05
-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治中的应用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为12%~27%,美国每年在泻药方面的花费高达4亿美元左右[1].对我国北京地区人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约为6.07%[2].60岁以上人群便秘的发病率高达11.5%[3].便秘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社会功能下降、缺乏自信及产生抑郁情绪等[4].......
作者:丁曙晴;丁义江 刊期: 2009- 05
-
脉冲射频对神经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神经性疼痛,或称神经源性疼痛(neurogenicpain)或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通常表现为自发疼痛、痛觉过敏和诱发疼痛,但此类疼痛对机体并无保护作用,且常规镇痛疗效不理想.......
作者:吴文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干卒中患者的影响
- 2 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3 超短波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观察
- 4 河豚毒中毒患者的电生理改变及其意义
- 5 偏瘫体操在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 6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 7 氦-氖激光照射治愈结肠外瘘1例
- 8 慢病毒介导EP hrinB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脑瘫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前列腺增生症体外射频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 10 Feedback and neuroplasticity rehabilitation for brain damage
- 11 半导体激光治疗棘间韧带损伤疗效分析
- 12 香港康复医学专科训练
- 13 神经损伤诊断治疗系统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痉挛的疗效观察
- 14 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 15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 16 按摩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 17 恒磁场作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18 红外线照射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酸分泌及P16表达的影响
- 19 三种高频电磁场对细菌影响的实验观察
- 20 脊髓损伤完全与否与体感诱发电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