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内容包括: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介绍物理治疗、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等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主要栏目包括论著、综述、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讲座、病例报告、会议纪要、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2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666/R
邮发代号: 38-3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3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0254-1424
- 国内刊号:42-1666/R
- 出版周期:月刊
-
CO2激光结合同位素90Sr敷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增生性瘢痕疙瘩是由于手术、外伤、感染等引起的皮肤异常增厚,突出于正常皮肤表面的良性瘤样改变,呈斑块状、条索状,患者有痛痒感,影响美观和正常生活.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其效果不太理想.我科采用CO2激光结合同位素90Sr敷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5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孙淑芳;陈慧娟;杨志杰 刊期: 2007- 04
-
早期康复训练配合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之一,临床针对反复发作并有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若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疗效较差,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往往忽视康复干预,结果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手术疗效,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残留腰腿痛[1].本研究通过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积极康复治疗,观察其对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波;王传英;肖宛平;王集锷 刊期: 2007- 04
-
脑损伤后功能重组与临床康复方法
脑功能重组是中枢神经病损后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并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各种康复治疗方法,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向着有利于功能恢复的方向发展,以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在促进大脑功能重组方面的作用,以探索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作者:徐丽丽;吴毅;郑庆平;张蕙 刊期: 2007- 04
-
偏瘫后上肢及手的双侧训练
脑卒中后上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信心,而目前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病后的前3个月,随后患者往往会用健肢代偿来完成日常活动[1].尽管这种代偿可使他们在某些程度上获得独立,但是完全依赖于健侧代偿的活动减缓甚至阻碍了患肢功能的进一步恢复[2].近年来,人们发现,通过双侧肢体的协调匹配效应,同时使用健肢,可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这就是所谓的双侧训练[2-4].......
作者:许纲 刊期: 2007- 04
-
电刺激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对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电刺激椎动脉周围神经丛,观测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变化,以了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理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电刺激左侧椎动脉和其周围神经丛,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监测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然后用1%的利多卡因封闭上述刺激区后再次检测.结果左侧椎动脉周围受到电刺激后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均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
作者:孙建民;崔新刚;李广桐 刊期: 2007- 04
-
高压氧疗法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颅脑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减轻原发性损伤所造成的神经组织损害,延缓颅脑损伤后各种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课题.......
作者:陈大庆;朱烈烈 刊期: 2007- 04
-
模拟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大鼠离体皮质神经细胞的过氧化损伤
目的探讨模拟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大鼠离体皮质神经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在对新生大鼠(出生0~1d)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基础上,采用频率900MHz、功率密度0.05mW/cm2的模拟移动电话微波对其辐射4,8,12,16,20及24h,然后继续培养24h,在微波辐射结束后即刻和再培养24h时分别测定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选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
作者:高峰;宋水江 刊期: 2007- 04
-
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动态变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内外环境的特性,这一特性体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动物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及体现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代偿和修复过程中,并且神经可塑性作为一项基础理论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吴毅;刘罡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脑瘫仔兔黑质-纹状体系神经元数量及超微结构研究
- 2 CO2激光复位照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8例
- 3 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康复
- 4 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
- 5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6 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
- 7 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 8 干扰电、氦-氖激光和磁疗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 9 儿童中枢性磁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 10 关节松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52例
- 11 脉冲电磁场治疗耳鸣57例
- 12 光化学法诱导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13 磁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4 低频超声干预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实验研究
- 15 红外热像测温在胶质瘤模型热疗研究中的应用
- 16 电磁脉冲对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活性的影响
- 17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视网膜震荡与脉络膜破裂
- 18 运动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 19 团队游戏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情绪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 20 1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残余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